2022-12-13
安防产业在国内经过风风火火的数十年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受益于安防领域深度学习算法的快速发展,智能安防的应用越来愈广泛,同时视频安防的下游——运营服务还有较大的市场,将成为未来安防发展的重要方向。
安防市场格局正在一步步形成,那么可预知的未来格局会是什么样的呢?
1. AI加速安防产品推陈出新
对安防人来说,人工智能的最大作用就在于能够对“海量视频进行智能分析并实现事前预警”,从这一点可以看到这是人工智能行业在安防领域落地的一个很重要的赢利点和服务。
最重要的是AI解决的不仅仅是人和人、人和物之间的结构联系,更多的是可以自主进行判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会取代更多的传统安防技术,整个安防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比拼核心技术的关键时刻。
2. 融资和并购
2008年,视频监控领域三大巨头AXIS、BOSCH、SONY相继合作,安防领域内合作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AI技术和供应链的参差不齐,导致了传统安防企业和AI公司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来弥补各自短板,向完美进发。
当AI正式落地安防以后,需求端对安防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传统的安防企业进行有效升级,最好的途径就是获取融资或并购。
3. 不断推出TOB业务
安防产品的推出方式,一般是“至上而下”,往往是政府使用成熟后再向民用方面普及。
受益于安防领域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智能安防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面对安防视频产品下游的需求,运营服务将有更大的市场。
4. 扩大渠道,划定发展区域
AI+安防的应用场景重合度不是特别高,而且还有很多地区等待AI企业的业务渗透。
当下,传统安防巨头在大面积进行AI安防产品的落地应用,而且一旦撕开市场,就会考虑大面积铺开,AI安防产品对数据的需求很大,依托大量的运营和数据让机器通过学习算法来进行自我升级。
5. 安防前端和后台的融合
早期IT的迅速发展使得安防系统的产品线、产业结构被压缩,具体来说,就是安防后台“云”化,前端则“端”话,后端的变化淡化了集成的该奶奶,催生了安防运营服务的新业态。
前后端融合虽然不是AI带来的变化,但是基于此 ,后台的“云”化成为了AI+安防行业正在发生的趋势之一。
AI对安防领域的影响才刚开始,2017年算是AI 真是落地的第一年,具备深度学习的算法开始在政府等领域得到运用,包括提供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产品的更新迭代会很快,所以要积极拥抱AI新技术的传统安防企业格局变化。
友联哨兵作为移动安防的领先品牌,致力为社会维稳作出应有贡献。
全地形智能移动巡检机器人UL-RobotN14
全地形智能移动巡检机器人UL-RobotN14 UL-RobotN14全地形智能移动巡检机器人是一款新一代野外作业机器人,无需人员值守。凭借四轮独立伺服驱动系统与ARM控制架构,四个轮子均可以独立控制速度。支持巡航点设置和绘制功能、轨道点设置功能和轨迹录制功能、激光末端定位功能、激光自动回充功能以及高精度2d地 图建立(包含增量地图功能)等。重新定义了复杂环境下的自主监控标准,其突破性的运动控制系统,配合激光SLAM建图与增量50万平方米以上的地图技术,使设备在油田、农场、工业园区等场景中展现出卓越的适应性。友联哨兵5G智能巡检移动机器人UL-RobotQ17
友联哨兵5G智能巡检移动机器人UL-RobotQ17 UL-RobotQ17友联哨兵智能巡检移动机器人是一款基于室内外地形的自主移动机器人,能远程控制、自动巡检。不需要人员到现场情况下,可指挥巡逻机器人快速到达目的地,进行现场查看、视频录像、远程喊话、激光驱鸟等。对定期巡逻区域可编制任务,安排机器人自动巡逻,智能识别,对异常事件主动报警,并输出巡逻报告。重新定义了复杂环境下的自主监控标准,其突破性的运动控制系统,配合激光SLAM建图与增量50万平方米以上的地图技术,使设备在电力、油田、农场、工业园区等场景中展现出卓越的适应性。小哨兵移动监控系统太阳能电池供电超长续航便捷监控
小哨兵移动监控系统太阳能电池供电超长续航便捷监控 友联哨兵多功能移动兵站(轻便型小哨兵移动监控)是一款十分灵活的中小型移动监控设备,自带网电,具备较高的机动性,系统可集高清视频监控、照明、报警、广播、对讲、气象环境监测、存储、控制、无线传输、一键升降等功能于一体,并可具备市电、太阳能等多种能源补给方式,提升续航时间,以适应各类复杂的环境。户外使用,不惧风雨,随需移动,循环利用。可广泛用于石油管道巡检、工地监控、电力维修监控、活动安防、户外作业等临时监控或长期监控。